首页>>调研宣传>>科技智库

科技决策咨询2021年第3期

来源:   作者: 发布于:2021-11-23

宁夏奶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对策与建议


  奶产业作为宁夏九大重点特色产业,在政策扶持和引导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奶业并实现政府、企业和养殖户等各相关利益体的共赢、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解决好目前已露端倪的饲草和环境等问题。
  一、发展基本情况
  (一)饲草供给状况
  从饲草方面来看,宁夏引黄灌区得引黄河水之利,种植饲草料产量高、质量好,南部山区黄土丘陵半阴湿地区适合苜蓿等优质牧草生长。自1998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和退牧还草等项目,加快了宁夏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宁夏草产业的发展。2019年底,全区优质苜蓿541.2万亩,全区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达129.2万亩,全区青贮玉米种植面积137.2万亩。
  (二)养殖规模
  2019年宁夏的奶牛存栏、牛奶产量、奶牛单产、牛奶人均占有量、每万人占有奶牛数在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新疆、辽宁、陕西、山西9个奶牛大型养殖地区中均位于前列。到2020年底,我区奶牛存栏量净增13.68万头,增幅达31.3%。全区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98%以上,居全国第2位。全区生鲜乳日产7700吨,跃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奶占有量265.3公斤,居全国第一。截至2021年一季度,全区奶牛存栏61.8万头(统计部门数据),同比增加26.5%,较2020年底增加4.4万头。
  (三)产值和产品品种
  2019年全区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362亿元,年产量132.62万吨,年收奶量183.4万吨。在宁夏本地的亿美、塞尚、金河、东君、黄河2019年的年产值都超亿元。乳制品开发进一步呈现出多样化态势,液态奶、奶粉等常规产品稳步发展,乳饮料、酸奶等特色产品产销两旺,枸杞养生奶、发酵型酸奶、婴幼儿奶粉、配方奶粉、乳糖、干酪素、牛乳蛋白等新品种不断涌现。
  (四)区域分布
  依托引黄灌区资源禀赋,聚焦优质奶牛繁育基地和优质奶源生产地建设,不断调整优化产区布局,形成以银川市和吴忠市为核心、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为两翼的奶产业带,产业带奶牛存栏数和生鲜乳产量分别占全区总数的97.6%和98.5%,产业集聚度提升。建成了兴庆区月牙湖、利通区五里坡(一、二、三期)、吴忠市孙家滩和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集团6个2万头以上的养殖基地。目前,灵武市白土岗、平罗县河东、利通区五里坡三期等三个5万头以上奶牛养殖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
  二、存在的关键问题
  (一)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合理,矛盾较大
  由于尚未形成科学、合理和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上中下游企业投入和利润分配比不合理情况日益凸显。从成本投入环节来看,奶牛养殖环节的投入约占整个产业链的75%,乳品加工环节的投入约占15%,而流通环节占10%。但三环节利润分配比为1:3.5:5.5,乳品产业链上的加工企业和奶农市场地位极不平等的问题突显。原奶收购环节存在大乳企垄断原奶市场、奶农没有选择权和话语权的情况,出现了大乳企与奶户签订“霸王条款”,将法律纠纷的所在地设在企业总部所在地、同时将赔款额度设定为几千万等的不公平定价和交易情况。每年3月份至6月份消费淡季时,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比全国同期平均价低0.1元/公斤至0.15元/公斤。尤其是自疫情以来饲草价格增长导致养殖成本过高,加大了养殖户的成本,强势生产企业对奶价的主导进一步挤压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同时,除了全国各大乳企到宁夏抢奶源,也有其他省份奶贩子在收奶的旺季进入市场扰乱奶价,导致“倒奶问题”。
  (二)环境保护未得到充分重视
  奶产业面临着各方面的环境问题,如牲畜气味问题、婴儿死亡率增加问题、二氧化碳问题、水循环和水污染问题等,而当前最急迫的是动物粪便、抗生素和激素、用于饲料作物的化肥和杀虫剂等的处理问题。宁夏总体土地和水资源都有限,牛粪处理等没有系统规划,现有的处理牛粪的方式一是卖给农民做肥料,其二是到处塞,两种方式都是不合规的。目前,自治区尚未有系统的处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方案。
  (三)大乳企挤压本地乳企生存空间,奶业发展模式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存在一定的背离
  引进的大企业对于宁夏奶产业发展壮大很关键。最优的发展模式是能发挥它们的各种优势带动本地企业与其良性协同发展,同时实现提升宁夏奶业产业结构和高质量发展。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良性共生关系到产业生态环境,大企业与地方政府目标的契合与否影响到宁夏奶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宁夏本地生产企业与伊利等大乳企资本和技术等方面差距都比较大,再加上蒙牛、伊利等大型乳企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可能使大企业垄断力量进一步增强并激化与各方的矛盾。同时,在有限的农地资源和绿色发展的硬约束下,宁夏高端原奶实质是稀缺资源,要物尽其用,走高端发展之路,要打造集高端奶生产、研发和营销为一体的在全国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心。但是伊利等乳企将宁夏定位于大规模原料奶生产加工基地,而非技术、新产品研发基地和营销中心,最终宁夏极易成为原料输出地和环境污染地,而非高端奶产业领先地区。同时,打造“宁夏原奶”的区域公共品牌有助于产业高质量发展,也能一定程度避免原奶贱卖,但由于上述原因效果不佳。
  (四)潜在风险较大
  奶业是一个周期性、高风险行业,奶业生产风险有着关联性强、突发性强、难控性大、持续性长等特征。
  饲草供给风险:民革宁夏区委会指出目前青贮饲料和青干草的区内自给率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奶牛养殖优质饲草紧缺,发展跟不上奶产业发展的步伐。
  奶价波动风险:缺乏应对奶价波动的保险机制,奶业一般5年为一个循环周期,经常会出现“奶荒抢奶”“倒奶杀牛”“压级压价”“哄抬奶价”等现象。
  质量安全风险:宁夏原奶全国质量最好,如果生态环境出现问题,最后可能导致原奶质量严重下滑。目前,收购环节中存在以外省次质奶冒充宁夏原奶的现象。
  三、对策建议
  (一)稳定优质饲草供给
  第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重点调整青贮玉米、优质苜蓿种植面积,推广“青贮玉米+黑麦草”等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支持饲草品种选育、优质饲草基地建设。第二,在附近省份流转土地种植牧草,如青海、内蒙等增加饲草资源的供给。第三,在适宜区域进一步推动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和示范推广,推广优质高产苜蓿种植,同时提高南部山区的灌溉技术,提升苜蓿产量和品质。
  (二)加强政府规划,系统解决污染问题
  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农业生产和资源环境选择养殖规模,不能一刀切强调上规模。这既关系到粪污处理方式的选择,也关系到奶牛养殖生产率和牛奶质量。在农田规模大的地区适宜小规模牧场,便于有机肥加工和还田,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坡地山地集聚度高的牧场,政府应当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有机肥加工厂等。由于粪污处理设备单价达几千万,一般企业不愿投资,政府对此应有规制和支持政策。政府要高度重视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生产性能测定、以及环境监测。政府对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要进行干预,对乳制品生产企业使用宁夏原奶生产征收“环境费”(通过设置使用门槛),形成资金池,用于长期的环境治理,避免宁夏自己承担环境污染成本,大乳企坐享高收益。 
  (三)加强政府规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应合并乳业协会和奶业协会,发挥好行业协会的作用。应由乳企代表、奶业协会和养殖户代表、行业专家等,对生鲜乳价格进行协调,建立成熟的原料乳定价机制,杜绝大乳企“一言堂”的结果;对大乳企出现对原奶收购价的绝对控制、对奶农签订不公平合同时,要及时进行反垄断调查,杜绝表面公平合理实质是“强制性定向”的合同。要建立和推广保险制度,对奶价大幅波动情况下给奶农造成的损失通过保险予以补偿,稳定原奶供应。要建立宁夏原奶公共品牌保护制度,对于加工宁夏原奶形成制成品的应该标注“宁夏原奶”。
  (四)进行机制创新,协调大乳企与地方利益目标
  宁夏虽然有着优质原奶,如果大乳企只将宁夏作为加工基地,长此以往对于宁夏的奶业、生态环境等都极端不利。应进行机制创新,鼓励大乳企将高端乳品的研发、营销中心设在宁夏,从政策上予以鼓励支持;奖励以“宁夏原奶”为标注的产品获得国家知名品牌的企业;建立奖励机制,对于大乳企带动本地乳企发展,如共同进行技术研发、人才共享等应给予一定的奖励;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竞争市场机制,杜绝大乳企对本地乳企产品等方面的模仿和抄袭。
  (五)以差异化战略提升本地企业竞争力
  本地企业应该实施与大企业具有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并实现大小乳企的协同发展。产品差异化,要找准定位,研发健康化、零食化、功能化等新产品,塞尚公司首创“厚乳”系列,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推动高附加值的乳制品的研发,如奶酪、蛋白粉等;市场差异化,开拓新的消费市场,获取新的市场份额;营销差异化,充分发挥“宁夏原奶”区域公用品牌的优势,塑造高端稀缺的品牌形象;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多渠道营销网络体系,对全国线上市场进行布局和开拓。
  课题组主要成员:
  杨韶艳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
  夏淑琴   宁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
  王慧春   自治区政府政研室农村处  处长
  黄金耀   宁夏骏华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  懿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生
  丁铎栋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生
  供  稿:宁夏大学







版权所有: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广场西路宁夏科协
宁ICP备17000876号-4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6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