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担当
2011年水煤浆添加剂供应厂商要求提高该产品供货价格上涨500元/吨。为再次降低水煤浆制浆成本,遏制供应厂商对水煤浆添加剂的垄断和恶意加价,杨磊再次承担起重任,最终与其它合作厂家联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型萘系有机高分子木醇型阴离子添加剂,将甲醇厂水煤浆平均浓度由61%提高至61.6%,粗煤气中有效气体含量提高约1%左右,2012年为甲醇厂降低生产成本约1100万元,为企业赢得了主动权。对于这一结果,杨磊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更坚定了他研究“煤”的决心和信心。
乐于奉献
作为科研人员,在别人眼中都是穿着白大褂、干干净净的“儒雅书生”,但搞水煤浆技术、煤炭结构与气化匹配性研究,要与“煤”打交道,使杨磊和一身洁白的白大褂形象截然相反。他经常要到各矿去采集煤样,并深入井下了解煤层情况,并与技术人员和矿工师傅们探讨分析煤质数据,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回到实验室,他又将采集的煤样进行破碎、碾磨和筛分,每天实验下来,杨磊脸上、身上等到处都是煤灰,有时不经意间,脸上就会留下几道黑印,大家经常笑称他是“不下矿的煤黑子”。
杨磊做事认真执着,对于困难他永不服输,对于工作他永不放松,更是一个敢于挑战自我的员工。他总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每一天,迎接每一次的挑战。
煤化工基地无论是甲醇项目采用的水煤浆气化技术,还是烯烃项目采用的GSP干煤粉气化技术,在开车和运行期间因原料煤选择不当,均出现过如水煤浆粘度高、浓度低、煤灰灰渣流动性差、水煤浆气化炉下降管堵塞、GSP气化炉水冷壁挂不上渣、气化炉烧损等诸多煤质与气化炉不匹配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各气化技术煤源点单一的问题,这些问题他都牢牢记在心里。如何解决现已建成气化技术煤源单一、煤制油建成后的原料煤煤源问题,保证各气化装置稳定运行,2013年研发中心新申请了集团公司自立课题“宁东矿区煤化工用煤配煤方案研究”,为了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杨磊承担了该课题组长。工作一接手,杨磊就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白天他与同事在实验室进行试验,晚上他查阅国内外资料,为确定研究方向奠定基础。此课题要了解宁东大大小小十几个煤矿各个不同煤层的煤质情况,因此对煤样的采集与分析是个十分庞大的工作,但是他从不推卸责任,拈轻怕重。由于宁东地区煤质变化大,常常无法得到预计的实验结果,在试验开展的最艰难阶段,总能看见他在灯光下一遍一遍进行数据对比、绘制趋势图的身影。为了更详细地掌握煤层采样点地形情况,他到矿上与煤矿工人师傅一起下井采集煤样,详细观察记录并探讨各煤层的情况。
历时4年,累计开展1000多次复配基础实验研究工作,他最终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获得煤灰成分与熔融特性规律,首次采用量化指标对煤灰粘温特性进行分类,掌握不同煤质复配规律,明确不同气化炉煤质核心指标,同时为煤制油项目气化原料煤提供配煤方案两套。上述配煤方案经煤质油项目气化装置8个月工业运行检验,气化炉水冷壁挂渣良好,未出现因煤质问题导致水冷壁烧损等情况发生,为煤质油项目“神宁炉”顺利开车奠定了基础。通过多年来的研究和努力,杨磊总结干煤粉气化原料煤配煤技术为集团公司今后气化用煤及配煤提供了技术支撑,减少了气化炉因煤质变化而出现的问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大大缩短了时间成本。
一个人可以选择做很多事,而杨磊选择了“与煤共舞”的研究,而且一做就是六年。六年来,他的手没有白过,脸没有白过,被人称为“实验室里的煤黑子”,正是由于他不怕“黑”,才能有今天丰硕的研究成果。杨磊知道,科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取到好的结果。既然选择了科研这份职业,他就要不断的挑战自己,不断的突破自己,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 爱岗敬业2013年4月,杨磊迎来了人生的一件大事,他结婚了,夫妻俩已经到西安准备开始蜜月旅行。但是羊一区煤质变化无法满足甲醇厂生产需要,公司急需提供一种可替代煤源,否则只有外购高价煤。为了保证企业生产,刚到西安的夫妻俩当晚就买了飞机票返回,同事看到他,问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他说:“生产重要,蜜月以后还可以休。” 他带领课题组成员在原有对宁东矿区煤样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粘温特性曲线,筛选出复配煤源作为甲醇厂水煤浆气化原料煤,并成功上线运行。通过6个月的试用,气化炉运行正常,该成果既满足了甲醇厂气化原料煤用量,又降低了该厂生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1063万元。 2009年7月,杨磊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煤化工分公司研发中心,被分配到研发一部,自此,开始了煤的研究工作。杨磊刚到一部时,正好遇到了甲醇厂气化炉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部门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与煤质有非常大的关系,但由于中心刚成立不久,煤质研究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中心领导研究决定成立一个煤质攻关课题小组。当时,科研人员不足20人,都是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学生,没有实践经验,经中心领导比较和讨杨磊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就是参与“宁东煤制浆工艺过程参数优化及控制”课题研究。由于中心处于初始期,该课题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人员少、无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这一现实问题并没有使他气馁。他从煤质的级配粒度、煤质与水煤浆添加剂的匹配性着手,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成功筛选出宁东煤制浆最佳级配粒度及与宁东煤制浆匹配的水煤浆添加剂,解决了宁东煤内水含量高、难成浆的特性问题。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甲醇气化装置后,水煤浆浓度由原来的57%至58%提高到61%左右,吨水煤浆耗添加剂成本由原来的30元左右降低到15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