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科协官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08
2017年10月

1957年10月8日 玉门油田基本建成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
  
  1957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玉门油田基本建成,从此使得我国走上了大规模石油建设和开采的道路。
  玉门油田是我国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个油田。从1938年就开始了勘探工作,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多年来发现产油地区仅有4平方公里左右。从1950年起,科研人员开始加大了对油田的勘探工作。
  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科研人员开始了寻矿开采之路。先后完成有关地质图、构造图,确定了一批井位,打出了一批油井,发现了老君庙的主力油层“L”层,将含油面积增加了17平方公里。在找到新油层之后,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只用了80天的时间,就将进口的热裂化装置和溶剂装置建成投产,大大提高了油品的产量和质量,极大地缓解了当时国家的原油需求。
  自此,玉门油田开发的序幕被拉开,并逐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科研人员又考察了整个河西走廊。在近1000多平方公里狭长的地带上,了解地质、地貌特征。由此迈出了新中国石油勘探的第一步。
  为了振兴民族石油工业,1953年到1957年,国家集中力量加快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建设。玉门油田自从开发之初,便坚持不懈地探索新工艺、新技术,使自己始终处于振兴民族石油工业的技术前沿,一直保持着一类高效油田的开发水平。1957年,玉门油田的原油年产量达75.54万吨,占当年全国石油总产量的87.78%。1980年至1990年更是实现了连续11年稳产原油50万吨的目标,创造了老油田稳产高纪录。玉门油田创造的综合治理、科技兴油经验,推广到大庆、胜利、克拉玛依等各大油田后,收到了显著的增产、稳产效果。
  多年来,玉门油田已经迅速成长壮大为一座集地质勘探、钻井、采油、炼油、机械制造、油田工程建设、石油科技、教育等为一体,门类齐全、设施完备的大型现代石油工业基地,而且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大学校、大试验场、大研究场所,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文章转载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