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科协官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22
2017年10月

2008年10月22日 印度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
  
  2008年10月22日,印度在南部的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它的发射成功,令印度成为第三个将卫星送入月球轨道的亚洲国家。
  “月船1号”升空后将首先在近地点240公里、远地点2.4万公里的椭圆形地球轨道上运行,以获得足够的速度。在脱离地球引力后,“月船1号”将点燃自身动力系统,经过一系列的姿态调整后到达月球引力区,先进入距月球表面1000公里的“捕捉轨道”,再慢慢调整,预计将经过8天近39万公里的飞行,将会到达距月球表面100公里的稳定绕月运行轨道。
  “月船1号”设计寿命为两年,发射重量为1.3吨,比日本发射的“月亮女神”号月球探测器和我国发射的“嫦娥1号”探测器都要轻,而且燃料大约占了探测器重量的一半。在探测器上搭载了11件载荷,包括印度自己研制的5个科学仪器和6件由美国和欧洲提供的科学仪器。
  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以高分辨率遥感月球的可见光、近红外线、低能X射线和高能X射线,最终绘制一张三维月球图,分辨率为5~10米。同时,科学家还通过这些仪器上的高精度遥感装置在绕月轨道上勘察月球表面,绘制出了诸如镁、铝、硅、钙、铁等矿产的分布图,分辨率也是10米,并对月球表面的化学、矿物、地形和重力场进行探测研究,寻找月球表面的稀有元素以及有机物。

  “月船1号”计划绕月运行两年,在此期间还将释放一颗重约30千克的“月球撞击探测器”,这一无人探测装置将会降落在月球上,溅起尘土,由里面的仪器对尘土粒子进行分析,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寻找地球上稀少的核聚变燃料氦3,同时为印度“登月计划”中下一步的月球车以及宇航员着陆做准备。

文章转载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