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3日,观音岩水电站下闸蓄水。下闸蓄水的成功是观音岩水电工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观音岩水电工程发电、防洪、供水、库区航运等效益将从此开始逐步实现。
观音岩水电站整个枢纽工程主要由挡水、泄洪排沙、电站引水系统以及坝后厂房等建筑物组成。挡河大坝由左岸、河中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右岸黏土心墙堆石坝组成为混合坝,坝顶总长1158m。泄洪冲沙建筑物由岸边溢流表孔、导流明渠溢流表孔、双泄中孔和左冲沙底孔组成。引水发电系统建筑物布置在河中,包括坝式进水口、坝后背管、坝后主厂房以及安装间、上游电气副厂房、下游水机副厂房以及尾水闸室、尾水渠等。
水电站自身属于一等大(I)型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城市供水、灌溉、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水库具有季调节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防洪效益,能够将攀枝花市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水库正常蓄水位1134米,总库容22.50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30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约120.68亿kW/h。
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成功截流,施工人员采用明渠分期导流方式,第一阶段实施右岸明渠开挖建设;当右岸导流明渠具备过流条件之后,开始实施第二阶段的工程,拆除明渠进出口围堰实施大江截流,进行明渠左侧大坝以及厂房施工;第三个阶段就是从导流明渠封堵开始到导流结束。经过三个阶段之后,水电站成功实现了截流,为接下来的下闸蓄水、机组投产发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闸蓄水之后,水电站内5台60万k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开始逐步投产发电。截止到2016年5月27日,水电站5号机组结束试运行,正式投产运营。至此,国家西电东送重要电源点----装机300万千瓦的观音岩水电站正式全面投产发电。
文章转载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