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科协官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23
2018年02月

2007年2月10日 琼州海峡海底电缆工程正式开工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

 

  2007年2月10日,琼州海峡海底电缆工程正式开工,这是我国第一个超高压、长距离里、较大容量的跨海电力联网工程,也是当时世界上继加拿大之后的第二个同类工程。

  这一工程北起广东湛江港城,穿越琼州海峡,南至海南澄迈福山,新建海底电缆34.7公里,两岸架空线路共144公里,额定输送容量60万千瓦,而且海底电缆还为长远留有增容至120万千瓦的空间。本期联网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海南福山500千伏变电站1座,扩建广东港城500千伏出线间隔1个,新建广东徐闻500千伏高压电抗器站。

  琼州海峡海底电缆工程建设过程中,敷设的3根海底电缆是工程的关键所在,均采用充油海底电缆,每根电缆长32千米,中间没有接头,是当时世界上单条最长距离较大容量的超高压海底电缆。而且海底电缆跨海施工过程中,从接缆、扫海、始端登陆施工再到海中电缆施工、终端登陆施工,整个工艺流程技术含量特别高,专门采用了特制的“船”进行铺设。这种船在当时世界上只有2艘,专门用来运载和敷设电缆,载重能力近8000吨,有自航能力,有侧向动力定位系统,能保证电缆精确敷设到预定位置。

  经过2年多时间的建设之后,2009年6月30日,这一500千伏海南联网工程正式投运,实现了海南电网与南方电网主网连接,结束了长期以来海南省“电力孤岛”的历史,有效地提高了海南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海南省水电、火电机组的利用率,为海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文章摘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