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日,“火星-500”模拟实验第三阶段开始。
“火星-500”试验是由俄罗斯联邦航天署、俄罗斯科学院及欧洲航天局等机构联合进行,多个国家参与的人类首次载人登陆火星地面模拟实验。它总共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早在2007年和2009年便已经顺利结束,此次模拟飞行试验是“火星-500”模拟试验的第三阶段。
此次模拟过程预计全程时长为520天,前250天模拟飞往火星、中间30天模拟登陆火星、最后的240天则模拟返回地球的过程。进行这样一个试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宇航员在未来前往火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为载人火星探测积累经验。
由于“火星-500”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人类模拟登陆火星过程中所能够耐受的一切,包括将来人类真正登陆火星所需要的必要的生理保证和物质保障。因此,它的实验结果对未来空间开发战略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未来航天的发展也有着极其显著地影响。
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在航天方面已然位于世界前列,面对未来探索任务的挑战,面对人类首次模拟登陆火星这个机遇,中国也积极参与在其中。在经过中俄双方共同努力下,最终确定了从事航天员环境适应性训练和选拔工作的王跃参加“火星-500”试验。
他在“火星-500”试验舱中除了按照计划完成试验工作外,还负责长期密闭环境人体中医辨证研究、地面模拟环境对近日生物节律与氧化应激的影响以及长期密闭环境及不同文化对乘组个体非言语交流的影响研究等三个我国参试项目的数据采集、传输、设备维护等工作。
参加“火星-500”试验,对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推动航天医学研究发展,促进航天医学研究成果向工程研制的转化,也为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研制、开展载人航天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文章摘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