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科协官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16
2018年03月

1994年5月23日,第一届世界减灾大会开幕

来源: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作者:

 

  1994年5月23日,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横滨开幕。有130个国家的政府机构代表和2000余名防灾专家出席大会。此次大会是由联合国世界减灾十年委员会主办的,主题是“面向少灾的21世纪”。这次大会希望能够呼吁各国加强协作,共同对付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的自然灾害。会议通过了《横滨声明》和《减灾行动计划》。

  在《横滨声明》中指出,世界已进入日益相互依存的时代,各国应该在新的伙伴关系下对自然灾害采取行动,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建立起更安全的生存环境;而且还强调世界各国应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区域和国际间的合作,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免费和及时提供有关防灾和减灾的技术以及有关数据。

  在《减灾行动计划》中更是规定了“减灾10年”剩余5年的任务和规划。它还规定,每个国家在保护其公民免受自然灾害方面有主权责任,国际社会应优先对发展中国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防灾与减灾方面提供合作。

  其实为了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唤起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早在198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就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定为“国际减灾日”。

  “减灾十年行动计划”结束后,联合国大会仍决定继续开展“国际减灾日”活动,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开展防灾减灾运动。

  多年来,世界减灾大会这一平台的存在,为世界各国的防灾、减灾行动起到了指路明灯等作用。2005年1月,在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害发生后不久,在日本神户召开了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通过了《兵库行动框架》,确立了今后十年的减灾战略目标和行动重点。2015年3月,在日本仙台市召开了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大会在审议《兵库行动框架》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更是交流了世界各国、各地区运用科技进行减灾决策,实施减灾行动等经验,设定了包括到2030年大幅降低灾害死亡率,减少全球受灾人数等全球性目标。

文章摘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