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奋进号”航天飞机顺利升空。
“奋进”号此次为期16天的太空之行主要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运送名为阿尔法磁谱仪2的设备,另外还有快速后勤搬运器-3(ELC-3)平台、S频段通信天线、高压气罐和“德克斯特”双臂机器人的附加配件以及若干小卫星,并用这些设备来寻找暗物质和探索宇宙起源问题,从而帮助科学家更好的理解关于宇宙起源和结构等问题。
其实,“奋进号”最初定于4月29日发射,但因出现技术故障被推迟。此后,奋进号的发射也因种种原因被一推再推至今日,终于成功发射。
“奋进号”航天飞机于1991年4月在加利福尼亚的棕榈谷建成,高36.6米,宽23.4米,重达71吨。“奋进号”的建造是以“发现号”和“亚特兰蒂斯号”的建造合约中一批同时生产的备用结构零件为基础,额外组装出来以便取代“挑战者号”意外坠落之后留下来的任务空缺。不过,由于是最后才开始建造的,因此它在建造过程中吸取了许多之前的经验、教训,拥有了更多新开发的硬件设备。
当它建成之后,成为NASA肯尼迪太空中心的第五架实际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也是最新的一架航天飞机,于1992年5月执行首次飞行任务。它的主要任务是着眼未来,让国际空间站逐渐完成,并为人类登月和前往火星积累经验。
在其短暂的服役中,共进行了26次升空,执行了多次任务,其中包括运送首次在太空中维护哈勃望远镜的宇航员。截止到2010年2月份,“奋进”号总共在太空度过了280天9小时,绕行地球4429圈,总飞行距离达到1.65亿公里。
“奋进号”预计6月1日返回地球,之后它将进入博物馆享受荣休生涯。当“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行了最后一次飞行之后,美国航天飞机将全部退役。
文章摘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