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4日,我国科研人员历时3年研发的“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图系统”通过专家验收。这套测图系统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测绘困难地区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快速成图的遥感手段,具有传统光学遥感技术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我国幅员辽阔,大面积多云雾地区难于获取光学影像。近些年来,我国西部测图工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工程的实施,迫切需要采用机载SAR测图系统。此外,在灾情监测评估方面,更是急需利用这一系统的机动灵活、高分辨率、高精度等优势,尽可能的提高国家灾害应急能力。
我国机载雷达测图系统研制成功之后,可以使得我国复杂地形区域测图将不再受雨雪云雾,山峦沟壑等恶劣的天气和地理条件制约,可以随时从万米高空获取高分辨率测绘数据,快速成图,从而得以及时动态监测地理国情。
为了能够尽快、完美地研制成功机载SAR测图系统,我国科研人员还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SAR数据获取集成系统,开发了SAR测图工作站、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编制了系列技术规定,在显著提升我国遥感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的同时,更为国家培养了一支先进的机载极化与干涉SAR软硬件技术的研究队伍。
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我国西部测图工程横断山脉区域约11万平方千米、陕西渭南地区1200平方千米的SAR影像数据获取和1:1万、1:5万比例尺产品测制,在完成被覆盖区域影像数据获取和测图生产方面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它还可以被广泛用于地形测绘、应急响应、资源调查监测、重大工程建设监测和国防安全等领域,不断从全方位、多层次提升我国对地观测技术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摘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