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7日,由山东潍坊天翔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与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V750无人直升机在山东潍坊试飞成功。
V750无人直升机起飞重量为757公斤,任务载荷大于8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为每小时161公里,最大航程为500公里,续航时间大于4小时。该机通过人工遥控飞行,也可以通过预设程序控制自主飞行。V750无人直升机控制半径超过150公里,使用升限为3000米。V750无人直升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中型无人直升机的空白。
目前,这V750是我国最大的无人直升机,它可以同时搭载包括光电吊舱、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激光扫描雷达、数字航摄仪、磁力探测仪等多款任务设备,从而能够满足进行地质灾害调查、森林防火、海洋遥感、城市规划、电力巡线、抢险救灾和空中摄影等任务要求。
它的性能先进,技术成熟,在国际上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介于美国的“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和奥地利的“S-100”无人直升机之间,可广泛应用于海洋探测监管、地理信息测绘、边防巡逻、核泄漏检测等领域,而且还特别适合舰载。
虽然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英美等国就已经开始了无人直升机方面的研究,但是由于控制技术不成熟等原因使得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和运用,无人直升机的发展又焕发生机。
我国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对无人直升机的研制,这一机遇的把握使得我国的研究水平紧跟国际水平。从早期的“海鸥”无人直升机开始,我国已开发出了“U8”、“翔鸟”等多个无人机型号。但是也要看到,虽然国内目前有很多从事无人直升机制造生产的企业,但绝大多数是依靠引进、组装产品,能够从研发到制造开展全过程研制的数量极少。
相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相关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我国也将能够自主研制、开发、生产大量的无人直升机,并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它们的积极作用。
文章摘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