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科协官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19
2018年03月

2006年4月30日,中国首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运行试验成功

来源: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作者:

 

  2006年4月30日,中国首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运行试验成功。这是我国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此次从实验室测试到室外实地测试的成功,标志着中国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自主掌握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技术,更标志着我国从技术上已经有能力将磁悬浮铁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

  这次进行实地工程线运行的磁悬浮列车长11.2米、宽2.6米、高3.3米,自重18吨,可载60人。该列车的控制系统分为列车自动运行控制模式和司机驾驶控制模式,运行中列车悬浮8-10毫米,最高车速在每小时80-160公里之间。

  其实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与高速磁悬浮列车相似,也是利用电磁力来克服地球对列车的引力。虽然它的速度要比磁悬浮高速列车低的多,但它与普通轮轨式列车相比,除了仍有磁悬浮技术独特优点之外,其更大的优势是,在铺设线路时对地形及环境的要求十分宽松,而且它的爬坡能力特别强,列车转弯的半径也比较小,即使狭长的空间里也能够改变方向。这也意味着,从技术上来说,这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能够在建筑物林立的城市里运行,可作为城市内的有轨交通。而且从造价上来讲,中低速磁悬浮系统每公里综合造价不超过2亿元,远低于地铁5至8亿元的修建成本。

  更受人们欢迎的是,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运行时不会产生铁粉或橡胶粉尘,能够有效地避免地铁车站内的空气污染影响;而且它的运行噪音约62分贝,低于人们正常说话的噪声值,是“超静交通”的代表。

  随着此次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运行试验成功之后,我国在这方面有了更快的发展,2012年1月份更是诞生了我国第一条自主研发的磁悬浮线,多项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国家之一。

文章摘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