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科协官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15
2015年10月

生物习性 如何防蚊才是最有效的?

来源:   作者:赵文象
   知识点:蚊子能通过二氧化碳浓度、激素或者高胆固醇水平、皮肤表面的温度、皮肤分泌的乳酸和尿酸等来感知猎物的存在。
  秋高气爽的季节终于到了,很多人收起了蚊帐,以为蚊子随着高温天气的结束也洗洗睡了。没想到,这群家伙到了秋季的产卵期,吸起血来真是变本加厉。蚊子不仅让人饱受骚扰之苦,还能传播多种疾病,如何防止或减少被蚊子叮咬一直是人们想解决的问题。
  蚊子是一种体型很小的昆虫,叮咬人或动物的都是雌蚊,因为只有吸血后雌蚊的卵才会发育成熟,雄蚊则靠吸食植物汁液维持生命。


  蚊子传播的常见疾病包括黄热病、疟疾、脑炎、象皮病、丝虫病、登革热。其中疟疾是最普遍的,历史上每年感染人数巨大,至今每年仍有上亿人被感染。很多人除了睡觉并不注意防蚊,但工作或生活中被蚊子叮咬也是令人烦恼的事情。尤其是儿童,由于抵抗力和耐受力差,被蚊子叮咬后会烦躁不安,也更容易感染疾病,婴幼儿也常常会抓破被叮咬的皮肤,容易引起创口感染。


  有些人因为自己比别人更招蚊子而烦恼,这是由于蚊子对猎物有灵敏的综合探测能力,能迅速发现附近的人。二氧化碳浓度、激素或者高胆固醇水平、皮肤表面的温度、皮肤分泌的乳酸和尿酸等都可能成为蚊子探测的目标,有些特征是遗传因素决定的,没有办法改变。另外,孕妇更容易吸引蚊子,颜色鲜明(包括黑色)的衣服也可能吸引蚊子。
  如何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概率呢?首先是清理环境中可能的蚊子滋生地。雌蚊会把卵产在水里。周围环境中水洼、湖泊等是决定蚊子数量的重要因素,社区中如果有水池就需要注意,在水池中养鱼会有一定效果,因为鱼会吃掉蚊子幼虫。还可以用专门的药物来杀死水中的幼虫。家中如果养了水生植物也应该注意是否成为了蚊子的育婴室。


  
  回到家里,我们要检查纱窗是否有漏洞,同时避免门窗长时间敞开,不得不开关门窗时动作尽量快。蚊子往往停留在室内隐蔽的地方,很难发现。但蚊子对气流很敏感,用扇子在房间各处(尤其是角落)扇动,蚊子就会飞出来,用电蚊拍很容易将蚊子杀死。
  如果家里总是有蚊子,最有效的方式无疑是蚊帐。不在蚊帐中的时候,就可能要使用驱蚊方式了。市场上驱蚊产品很多,比如蚊香、电驱蚊器、驱蚊手环、中药驱蚊包、婴儿蚊香等,甚至还有装在手机上的驱蚊程序。选择驱蚊产品应该考虑两个必需的原则,一是有效,二是无毒副作用。尤其是有婴幼儿的家庭,不能盲目相信广告宣传。
  很多驱蚊产品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毒副作用也不清楚。有明确证据的驱蚊物质是避蚊胺(N,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也就是DEET。这是美国人在二战期间发明的,目的是减少蚊子叮咬给士兵带来的烦恼和痛苦。避蚊胺经过长期和广泛的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一致公认。
  有些媒体对避蚊胺做过歪曲的报道,声称非天然、有毒等。但天然不代表安全,很多天然物质都是有毒的,非天然也不意味着不安全。实际上避蚊胺被研究的时间很长,也研究的很充分。浓度在30%以下的都是安全的,美国儿科协会建议,2个月以上的幼儿可以使用10~30%的避蚊胺。
  研究表明,DEET浓度为23.8%的驱蚊液能有效驱蚊5个小时,20%的4个小时,6.65%的接近2小时,4.75%的接近1.5小时。另外一种驱蚊物质叫做驱蚊酯,但有效性不如避蚊胺。目前并没有发现任何中药有驱蚊效果,即便发出浓烈中药气味的也没有效果,蚊子并不受影响。况且中药是否安全也没有依据。
  避蚊胺的安全性限于皮肤表面,涂抹或喷洒含避蚊胺的驱蚊液时应小心,避免进入口腔和眼睛中。也不要在婴幼儿手上涂抹,因为孩子可能会吃手或用手揉眼睛。
  驱蚊一定要讲科学,网传什么肥皂水、驱蚊植物、大蒜等方法都是不靠谱的,什么软件驱蚊那更是无稽之谈,“有效和无毒副作用”才是我们的首选原则。想要彻底远离蚊子的侵扰,最效的办法就是物理驱蚊了:关好门窗,注意室内卫生,挂好蚊帐或利用杀蚊药品,如文中所说的避蚊胺、驱蚊酯等。另外,远离蚊子容易滋生的潮湿环境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老兵
  
  
   猫头鹰为什么被称为夜猫子?(视频)
  


  
   关于“科学原理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