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会学术>>服务创新

宁夏种业发展堵点痛点须关注

来源:   作者: 发布于:2021-02-24

  “固原的农作物良种培优仍处于初级阶段,育种人才少,自主研发能力低,品种试验基础差,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良种繁育基地基础设施薄弱,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核心竞争能力低,发展后劲不足;种子管理机构监管手段落后等,直接影响着农作物良种培优的健康发展。”固原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了固原市主要农作物种子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青铜峡市玉米制种大部分还是以一家一户为主的种植模式,特别是在玉米制种去雄环节,没办法进行大面积机械化作业。”青铜峡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依托中央财政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该市制种基地建设水平、产业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越。但与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五化”基地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监管信息化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银川市共有13家粮食制种企业,以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为主,总制种面积1.99万亩,繁种量达1317.36万公斤。这些制种企业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资金紧缺严重制约了“引、试、繁、推”一体化的发展。

  “宁夏农民的种植观念和农业技术都比沿海地区落后,如何让农民增收、减少种植成本,是我创业的初衷。”2月17日,年学文说,只有从源头出发,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品种培优是一项系统的配套工程,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现代的检验监测手段来保证,目前银川市的相关企业普遍存在设备简陋陈旧、无钱更换的现象,限制了制种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质量。

  在郭庆茹看来,石嘴山市具备育种科研实力的企业主要有宁夏泰金种业、上海种业、中青种业、昊玉种业4家,其余企业仍是生产加工型企业,主要业务以生产技术性含量偏低的常规品种代繁为主,因其专业人才匮乏、科研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繁制的种子同质化现象突出,种子单位产值不高,缺乏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能力,竞争力普遍不高。

  “现在宁夏相对规模的制种企业还是比较少,尤其缺乏有投资和科研实力、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明星企业,以此来引领种子行业可持续发展。”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青铜峡分公司总经理盛志宁认为,没有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仅靠两三家企业来带动,很难形成制种产业规模。

  盛志宁建议,政府应强化激励政策,鼓励引导制种企业主动与科研院所攀亲结缘,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合体,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共同开展种子研发和推广,全力培育在全区、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才能带动一方,致富一方。 (宁夏日报记者 朱立杨  贾莉  王文革 剡文鑫)

 

“内培、外引+扶持”实施种业提升攻坚

    固原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负责人方程:

    启动实施“现代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强化育种科研投入,完善良种补贴政策,支持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与制种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一批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引进高科技人才到固原从事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研究、产品开发和技术指导,为种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宁夏科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年学文:

    品种培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相应的财力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大型种业企业在银川市建立制种基地,带动种业快速发展。同时,培育壮大本土制种企业,建设好企业制种、加工、包装、仓储、物流专业园区,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鼓励规模大、技术强、资金实力雄厚、产业关联度高的本土企业与村级组织通过合作入股等形式组建专业的制种公司,推进制种企业“引、试、繁、推”一体化。

    石嘴山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郭庆茹:

    靠仿造是没有前途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引导企业在产品结构、生产技术方式上转型升级,压减同质化现象突出的常规种子繁育,扩大技术含量高、种子产品附加值高的种子。通过标准化生产、加工引领,推进种子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制种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打造优质种子产品及品牌,实现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石嘴山(泰金)种子产业园科技平台,以平罗县种子小镇建设为核心,将种业功能向生态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拓展,建设石嘴山市制种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宁夏日报记者 剡文鑫 贾莉 朱立杨 整理)

 

持之以恒打造站得住脚的“宁夏种子”

    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种业现代化,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这些年,我区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培育推广了一大批优良品种,推动了农业特色产业长足发展,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但必须看到,种企科研育种起步时间晚、研育种可用资源较为局限、品种权保护不力以及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等短板亟需弥补。

    打造站得住脚的“宁夏种子”,让每一粒种子都赢在“起跑线”上,科技是关键、标准是前提、服务是核心、合作是出路。去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紧盯种业“育、繁、推”三个关键环节,强化措施,重点攻关,推进我区12个农业特色产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质增效。成立特色产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8个工作组;建立厅级领导牵头下的首席专家负责制;每个良种繁育基地组建金融、保险、担保等单位组成的投资合作团队……一系列“对症下药”的精准扶持举措,号准了种业发展脉搏,明确了各相关主体责任,强化了资金支持,建立了谋长远管未来的长效机制,符合走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子的发展定位和现实需要。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做则必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会一蹴而就,促进种业发展由满足“量”的需求转向注重“质”的考究,还需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我们要认识到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吸收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既要敢于破题,善于解题,创造性地盘活、引入各类资源,又不能越俎代庖、助长“盆景思维”;既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又要形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协力从今请共治”的合力。只有锲而不舍推动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现代化,才能实现好品种和好种子的持续产出,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宁夏日报 记者 朱立杨)

(来源:宁夏日报) 

 







版权所有: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广场西路宁夏科协
宁ICP备17000876号-4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6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