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的正确使用
除草剂是农民经常使用的农药之一,若要正确的使用除草剂,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温度 一般气温高有利于除草剂被杂草吸收,作用效果好。但不是气温越高越好,低温或高温使用除草剂均易发生药害。气温过高,喷出的雾状液很快被蒸发,特别对一些易挥发的除草剂及见光分解的除草剂,会降低除草效果,如 2.4—D、氟乐灵、禾大壮、二甲四氯等,还会因挥发飘移到周围敏感作物上产生药害。气温过低时使用除草剂,作物对其未能及时降解,容易发生药害。正确的施药时应为:高温季节,晴而无风的上午 11点前及下午 4点以后;低温季节:上午 10点~下午 3点。 二、墒情 指土壤墒情。墒情好,土壤水分充足,作物和杂草生长旺盛,有利于作物对药剂的分解和杂草对药剂的吸收,从而达到最佳除草效果。若土壤干旱,作物和杂草生长缓慢,作物耐药性差,同时杂草为了适应干旱环境,减少水分蒸发,大部分毛孔关闭,影响药剂的吸收。因此,干旱的天气,我们要加大除草剂的使用剂量,同时施药时要加大喷水量。三、降雨 施药后不久降雨,药液容易被部冲刷,影响药效。 四、风 除草剂要在无风或微风时施用,风大喷除草剂容易发生雾滴飘移,危害周围敏感作物。尤其是易挥发的除草剂,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五、杂草的抗药性 长期使用单一种类除草剂,杂草抗药性较强,按正常的用量施药,可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超量使用,又易对作物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