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刺水果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5-10-21

字体大小: | |

  无刺水果型小黄瓜是黄瓜中的珍品,外观袖珍短小,表面光滑无刺,口感脆嫩,风味浓,适合人们鲜食,备受中高档餐饮业和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种 国内品种主要有京研迷你一号、京研二号、京研三号等,国外主要有瑞克斯旺公司的拉迪特、戴多星、康德;以色列海泽拉公司的 HA~ 454、 HA~ 9976等;法国的欧宝等品种。国内外小黄瓜品种系列均是一代杂交种,单性结实,无限生长型,植株长势健壮,果实圆柱型,单果长 13~ 18cm,果实光滑无刺溜,高度整齐,果实较集中,产量极高。
  二、育苗
   1、栽培季节 1年可种 2~ 3茬,也可作长季节栽培, 1年 1大茬。春茬早熟栽培 1月中旬至 2月上旬播种育苗, 2月中下旬定植, 3月下旬开始采收。秋延后栽培 8月中旬播种育苗, 8月底至 9月初定植, 10月至 12月收获。越冬茬在 9月下旬至 10月中旬播种育苗, 10月下旬至 11月中旬定植, 12月至翌年 2月采收。
   2、培育壮苗 每亩用种量 75g左右。 种子用 55度热水烫种,不断搅拌,水温下降后再加热水,使水温保持 55℃持续 10分钟;或用 50%多菌灵 500倍液浸种消毒半小时,然后再用温水浸种 4~ 6小时捞出稍凉,在 24~ 26℃环境下催芽。采用营养钵( 10cm×10cm)或穴盘( 50孔)育苗。最好采用嫁接育苗,长季节栽培的一定要用嫁接苗。常用砧木为黑籽南瓜,将黄瓜和黑籽南瓜都播于育苗盘内,黄瓜较南瓜早播 3~ 5天,当南瓜子叶展平,初露真叶时进行嫁接。冬春季育苗宜用电热温床,多层覆盖保温。育苗采用精量点播,发芽适温 24~ 26℃,一般 4天即可出苗,出苗后白天保持 20~ 28℃,夜间 14~ 18℃。阴天时白天 20~ 25℃,夜间 10~ 12℃。定植前一周要进行低温炼苗。白天床温 20~ 25℃,夜间 5~ 10℃,同时控制浇水。夏秋季育苗苗床上覆盖遮阳网遮阳降温,小水勤浇防旱降温,下雨时加盖农膜护苗。苗龄 25~ 35天,生理苗龄 2叶 1心定植最适宜,苗子最大不超过 4片叶。秧苗生长见状,叶色浓绿,茎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三、定植 定植前半月亩施优质有机肥 8~ 10立方米,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 50~ 80kg,精细整地、闷棚、消毒。做成小高畦,畦宽 80~ 120cm,种两行。幼苗 2~ 3片真叶时定植,株距 35~ 40cm,每亩栽 1700~ 2000株。定植选在晴天进行,挖穴浇水,待水下渗后覆土封穴,使幼苗的土坨与畦土结合,利于根系发展。
  四、田间管理
   1、温度调控 定植要先扣棚后移栽,注意通风和遮荫,开始放风口要大,逐渐封闭棚室,当外界气温降到 14~ 16℃时,加盖草帘。越冬茬小黄瓜定植后 5~ 7天不通风,使白天达 28~ 32℃,夜间 20℃以上,缓苗后白朋持 25~ 28℃,不超过 30度,夜间 14~ 20℃:第二片真叶展开后,可适当降低夜温,使清晨温度达到 10~ 15℃,以利雌花分化,但夜温不宜过低,以防出现花打顶现象。严冬季节,保持白天 23~ 25℃,夜间 15~ 18℃,清晨 10~ 12℃,进入春季后,白天保持在 28~ 30℃,不超过 32℃,夜间 18~ 21℃。
   2、肥水管理 秋冬茬小黄瓜定植后温度较高,要及时浇水,并及时中耕,以促根生长;缓苗后浇缓苗水。由于小黄瓜多为孤雌生殖,一般 5节以下不留瓜,以培育壮苗,结瓜期每 3~ 5天浇一次水,两水之间追一次肥。寒冷季节,适当控水控肥,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可适当加大浇水间隔期到 10~ 12天一次,以防因浇水降低地温,待气温回升后每隔 4~ 5天浇一次水。施肥宜少量多次随水冲施,进入采收期后,随浇水亩施 20~ 30kg复合肥加 20kg尿素,结瓜期要每周叶面喷施 1次 0.3%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结瓜盛期,每 8~ 10天亩施肥一次。
  五、植株调整 秋冬茬小黄瓜容易徒长,要及时上架或绑蔓,摘除侧枝,结合绑蔓抑强扶弱,协调植株长势。越冬茬栽培,砧木萌发侧枝时要及时摘除,进入结果前期,要及时摘除卷须,减少无效营养消耗,并防止缠绕。雌花过多或出现花打顶时要疏去部分雌花,对已分化的雌花或幼瓜也要及早去掉,以增强植株长势。进入结瓜后期,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必须及时落蔓,落蔓后每株要保留 15~ 16片绿色功能叶,并使叶片均匀分布在离地面 20~ 150cm左右的空间内,使叶面积指数保持在 4以上,地面茎蔓要均匀盘在畦面上。落蔓时同时摘除卷须及化瓜并可疏掉部分雌花,以保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小黄瓜生长期长,不摘心。为改善植株下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和各种病害的发生,要及时清除老、黄、病叶。
  六、病虫防治 小黄瓜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等,虫害有潜叶蝇、蚜虫、白粉虱等。病虫害的防治应遵从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方针,不使用高毒高残留 农药,严格掌握农药品种,可用 800~ 1000倍霜霉威或霜立克防治霜霉病; 4000倍农用链霉素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发生枯萎病时可在苗期每隔 7天左右根灌一次 500倍的多菌灵溶液;发生斑潜蝇时可喷 1500~ 2000倍绿菜宝溶液,蚜虫发生时可喷 1500倍吡虫林药液。
  七、适时采收 秋冬茬小黄瓜利用采收嫩瓜进行植株调整,长势弱时应早收,长势强时可适当晚收;气温降低后要轻收,并可适当延后采收。越冬茬黄瓜因生长季节内温度低,日照时间短,利于雌花分化,应及早采收。一般标准是小黄瓜长 13~ 18cm,直径 2~ 3cm,花已开始谢时即可采收,用剪刀割断瓜柄,注意轻拿轻放。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