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物理(一)】地铁站为什么要设置安全线
来源: 作者:科普工作队 发布日期:2015-03-05 00:00:00

候车的乘客不知不觉就越过了黄色安全线
乘客在站台上等候地铁时,必须站在距站台边缘 1 米的安全黄线以外。为什么要画这样一条安全线呢?
这条安全线来源于百年前一桩奇特的惨案。 1905 年冬季的一天,在俄国一个名叫鄂洛多克的小车站上,站长率全站 38 名员工列队站在铁路线两旁,恭候沙皇尼古拉二世派来视察的钦差大臣。不多久,列车在汽笛声中风驰电掣般地冲进了由 38 名铁路员工组成的 “ 人巷”。离列车很近的人们刚要举起手中的花束来欢呼,突然,所有的欢迎者都像是被人从背后猛推了一下,纷纷不由自主地向前扑倒 ……。 这 “ 魔鬼般的推力”,造成了 4 人终身残疾,其余包括站长在内的 34 人全都成了滚滚车轮下的冤魂!
惨案发生后,地方法院开始调查惨案真相。机车状况良好,司机和员工都没有违章操作。反复调查找不出原因,法官只好在判决书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 每个人都是上帝的羔羊,迟早要回到上帝的跟前!”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知道这一判决结果后感叹:“可惜法官不懂伯努利原理 ……”。
实际上当火车高速前进时,列车周围的空气也被带着向前流动,越是靠近列车的空气,流动的速度也就越快,几乎能达到与火车前进的速度相等的程度。那位站长和他的部下列队站在离火车很近的位置,形成了两道人墙。每道人墙与火车之间义构成一个狭窄的通道,里边是随火车高速流动的空气,导致人墙前面的压强很小;而人墙外边的空气流速要慢得多,人背后的压强相对就大。这样,在人墙的前边和后边就形成了一个压强差。人离火车越近,火车速度越快,这个压强差也就越大,人就会不由自主地向前倾倒。鄂洛多克车站的惨案就是这样发生的。
为了防止这类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后人们就在站台上设置了一条十分醒目的黄色安全线,它是按火车、地铁列车进站时的最高速度设计的。站在这条黄线以外,就可以安全地迎送亲友和乘客外出了。
【科学人】 丹尼尔·伯努利 ( 1700 — 1782) 是瑞士科学家,于 1726 年提出流体力学的“伯努利原理 ”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推论:流体在做定常运动时,流速大,压力就小;反之,流速小,压力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