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科协积极推进高校星火馆建设 助力科普事业发展
为落实中国科协"高校星火馆"项目建设的部署,自治区科协积极行动,组织申报,实地调研,推进高校科普资源开放共享,促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精心组织项目申报,夯实建设基础。2025年中国科协立项"高校星火馆"以来,自治区科协迅速响应,组织全区高校开展申报工作。通过专题讲解、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帮助高校完善申报材料,最终推荐15所条件成熟的高校列入全国候选建设单位。
深入调研摸清底数,推动资源开放。近日,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晓玲带队赴北方民族大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科技学院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科普场地设施,与场馆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科普工作开展情况。张晓玲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资源优势,推动各类科技类场馆有序开放,组建多元化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系统整合优质科技展教资源。
创新科普活动形式,提升服务实效。宁夏各高校积极利用标本馆、实验室、科学中心等科研科普设施,面向高校周边中小学、社区和街道、教育机构、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履行科普社会责任。银川科技学院4月16日组织西夏区中关村小学370余名师生走进绿能数智科普基地,开展"科技赋能成长,实践点亮未来"主题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实践等方式,让中小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实现了科普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下一步,自治区科协将持续加强对高校科普工作的引导支持,积极搭建科普交流平台,宣传推广高校科普工作优秀经验,扎实推进高校星火科技馆建设工作。引导支持,指导各高校科协积极开展星火馆建设、科技志愿服务等扶持项目申报工作,并制定全区高校星火科技馆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引导激发高校开展科普工作积极性。搭建平台,着力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合作机制,推动高校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展品、共建科技科普实践基地、开发科普课程和体验项目,定期组织开展高校科普工作经验交流会,促进高校间相互学习、共同提升。做好高校科普扶持项目谋划设计,重点支持高校星火馆科普资源开发和科普活动开展。宣传推广,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月”“科普开放日”等品牌活动,组织高校星火馆集中向社会开放,推出科普讲座、实验演示、互动体验等系列活动。依托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开设专栏,发布“高校星火馆”科普短视频、科普图文等内容。同时,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宣传格局,不断扩大高校科普工作影响力,形成全社会关注科普、参与科普的良好氛围。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持续深化高校星火馆建设工作,不断完善科普服务体系,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