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科技馆2025年暑期“第二课堂”活动 点燃青少年科创梦想
当人工智能的代码遇上创客的巧思,当亲子协作的欢笑融入积木的堆叠,当大国工匠的精神启迪年轻的探索者——这个夏天,宁夏科技馆化身为一座连接科学与未来的桥梁。以“科教融汇 共育未来”为主题的2025暑期全区中小学科学课“第二课堂”活动圆满落幕。依托精心设计的七大类11门课程构成的多元科学课程体系,为6000人次的青少年及家庭播撒热爱科学与创新实践的种子,生动诠释了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新场景、新模式。
馆校协同促均衡:AI创客教育点亮课堂
本次活动的显著亮点是将“融汇”理念延伸至馆校协同发展。由宁夏科技馆联合宁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自主开发的五门精品科学课程,涵盖3D打印、激光雕刻、单片机、开源硬件、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青少年科学教育热门领域,有效填补了校外科学课程空白和短板。银川市景岳小学、湖畔小学、唐徕中学宝湖校区300多名青少年积极报名,开展为期一周的“人工智能+创客教育”探索课程。学生们在科技馆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亲手组装传感器、编写程序、调试智能小车、设计创意作品,亲历“从想法到实现”的全过程。
亲子共育乐启蒙:趣味科技搭建成长桥梁
面向亲子家庭与低龄儿童,科技馆着力营造“共育未来”的温馨场景。在亲子共搭机器人活动中,孩子们化身小小指挥官,通过直观的图形化编程,让机器人灵活地舞蹈和巡线,在欢声笑语中初识智能控制的逻辑与魅力。大颗粒机器人创意设计则成为想象力驰骋的乐园,孩子们用多彩积木构建心中的未来城市与奇幻交通工具,在协作中学习基础机械结构和空间概念。一位家长由衷赞叹:“活动太棒了!孩子玩得开心,不知不觉就懂了编程和机械原理,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合作完成作品的快乐,这就是‘共育’最好的体现!”
深耕素养育英才:智慧交通与工匠精神锻造未来
针对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科技馆设置了更具深度的专项课程,深化“科教融汇”的内涵。智慧交通探索课程的学员们变身为城市交通规划师,融合物联网传感技术、编程逻辑与系统工程思维,优化信号灯控制算法,亲身体验科技如何赋能城市高效运转。“大国小工匠”课程开启孩子们的“新时代工匠梦”,学员们从设计图纸开始,运用微型钻床、磨床等工具制作出精密的木质构件,学习榫卯拼接技艺,做出了他们心中得意的木工作品。
宁夏科技馆暑期中小学科学课“第二课堂”活动,以馆校协同、亲子互动、深度钻研等多维模式,促进了一个开放、融合、普惠的校外科学教育生态圈。展望未来,宁夏科技馆将持续深化“融汇”与“共育”理念,着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科普品牌,为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工匠精神、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科普力量,携手社会各界,共同照亮青少年奔赴科技星辰大海的征途!
宁夏科技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