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要专题>>最美科技人>>光荣榜

王永宏

来源:   作者: 发布于:2018-01-16

        1、深入生产一线搞科研,几十年如一日,支撑产业亮点突出。

1990年以来,从事玉米耕作栽培与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研究,先后选育审定玉米新品种7个,分区域制定多项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与技术规范,制定宁夏地方标准4项;发表论文60余篇,编著出版《宁夏玉米栽培》等专著7部,编写科教挂图3套,为宁夏玉米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7),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2),宁夏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4)、二等奖2项(11),中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1项(1),宁夏银川市科技创新三等奖1项(1)等。

研究成果支撑产业发展,实现了宁夏玉米多次品种更新和技术进步。1990-1999年开展宁南山区玉米地膜玉米品种引选与配套技术研究,引进登海1号等紧凑型耐旱品种、优化完善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推动了宁南山区地膜玉米生产发展;2000-2004年通过“优质专用玉米品种引选与综合栽培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引进选育出沈单16号、承706、高油647等优质专用玉米品种,协同开展麦套玉米模式优化、奶牛饲喂效果、青贮玉米加工等研究与示范,实现了宁夏玉米品种山川整体更新换代和技术进步;2005年以来持续组织玉米高产潜力研究和高产创建示范,创新了玉米高产栽培理论,完善了“套种”改“单种”技术模式,生产示范经农业部专家指导组实测验收,在引、扬黄灌区和宁南旱作雨养区分别创造了亩产1357.3公斤、1314.3公斤、823.8公斤的高产纪录,集成技术指导大面积高产创建示范,54个点次获得亩产1000公斤以上高产水平,在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使宁夏玉米平均单产由417.7公斤提高到524.8公斤,带动了宁夏玉米整体生产水平的提升,协同推动了第四大玉米主产区(西北区)玉米生产力水平的提升;2013年以来与自治区农技推广部门协作,开展玉米增产增效技术研究,创新2项核心技术,集成2项主推技术和4套技术模式,分区域筛选出正大12等一批耐密高产主导品种,创建示范区99个,示范推广生产覆盖率达到71.4%,平均亩增产117.7公斤,增幅22.7%,亩增纯收入254.39元;近年来,针对玉米价格下行压力和“镰刀弯”地区结构调整需要,开展玉米“调结构、转方式”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引进选育出一批全株青贮玉米、加工型糯玉米、适宜机械直收粒优新品种,开展了青贮玉米品质提升与冬牧70等后茬复种极早熟玉米品种引选与模式化栽培研究,合作选育了中夏玉4号、中夏糯68等特色优质品种,建立优质高效耕作栽培技术,支撑种、养、加协同发展。

强化玉米内部“调结构”,提出了改“高(秆)大(穗)上(穗位高)晚(熟)”为“矮(中高秆)早(中早熟)密(耐密)抗(倒伏)”的全株青贮玉米品种“降风险、强品质、增能量”发展理念;抓住生产核心问题“转方式”,针对高产型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等)不宜籽粒直收,宜机收品种(华美1号、迪卡517等)籽粒含水率(20%25%)仍需要晾晒或烘干,造成生产成本高、投入大问题,提出了选用早熟品种、密植增产的籽粒直收入库的发展理念;在完善高产栽培技术的同时,针对玉米高产不高效问题,抓住重大关键问题联合攻关,研究集成机械抗旱精量播种一播全苗技术、控释肥机械化一次性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深松改土技术等,分区域建立了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银北中低产田主攻绿色提质增效,引黄灌区高产田主攻绿色节本增效,扬黄灌区主攻绿色节水轻简高效,宁南山区旱作雨养区主攻抗旱保墒丰产增效,综合技术示范支撑产业成效显著。

2、研究、示范、指导、培训相结合,上下协同,对接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依靠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强大的专家团队,协同指导当地生产,解决应急性任务,每年开展技术培训20余场次、现场指导20余次、发放科普图书(挂图)3000余册(张);支撑产业点多面广,示范基地遍及宁夏山川,内涵丰富、亮点突出,起到了科技创新与观摩学习、科教培训的作用。

多年来坚持生产一线搞科研,对接产业需求开展技术研发。与农业产业技术部门协同配合,甘当配角,在宁夏不同生态区建立多点试验示范基地,发挥科研单位(研究成果)与技术推广部门(推广平台)优势互补,弥补各自短板,一批批科技成果的介入,围绕供给侧产业突出问题与发展瓶颈顶层设计,带领团队成员亲力亲为、认真扎实工作,把最新科技新成果直接应用到生产,使示范基地“锦上添花”,确保了宁夏玉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爱岗敬业传帮带,强化团队建设,小团队撑起了大产业。

玉米是宁夏第一大农作物,其产业链长,特别是2011年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成立以来,为了对接育种、栽培、植保、农机、加工、经济等功能研究室、岗位专家研发,全面服务产业、开展研发,针对团队成员少、年轻人多的特点,为了有效支撑科研与产业,王永宏站长加强团队成员培养,积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每年冬闲时节都选派年轻人进入国家级团队参与数据统计、项目总结、论文写作、学术讨论;加强项目合作,让团队成员在与国家级专家合作研究过程中学习提升自身科研能力与水平;为团队成员创造各自发展方向,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压担子,使年轻科研人员早日担当重任。经过几年努力,王永宏带领的团队年轻有活力,科研成果、论文产出多、质量高,试验示范点多面广规范、亮点突出,成为单位科研管理与科研作风“双提升”学习的榜样。







版权所有: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广场西路宁夏科协
宁ICP备17000876号-4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667号